三年級科學(xué)雨量器怎么使用?
1.首先準備一個中間有圓筒的塑料瓶,然后在圓筒上端貼上雙面膠。
2.用小刀沿著雙面膠帶切開塑料瓶。
3.用剪刀整齊地修補切口。
4.將塑料瓶上端的瓶口朝下,蓋在塑料瓶下端。
5.將刻度紙垂直貼在塑料瓶的表面。
6.在塑料瓶中放入適量清水,使水面與刻度紙的零刻度平齊。
7.這個簡易雨量計就做好了。
使用雨量器測量降雨量應(yīng)注意什么?
1、雨量計應(yīng)放置在相對開闊、不受障礙物影響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應(yīng)準確記錄降水的開始和結(jié)束時間。
3、降水結(jié)束后,應(yīng)及時讀取并記錄降水情況。
12.降雨量怎么算?
1.降雨量是指雨水從天上落到地面,沒有蒸發(fā)、滲透和流失而在水面上積累的水層深度。一般以毫米為單位,可以直接表示降雨量的大小。
2.降雨量是區(qū)域水資源計算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準確、簡便的方法來預(yù)測降雨量。
漏斗式雨量器配有什么?
常見的雨量計外殼是金屬圓柱體,分為上下兩段。上段是直徑20厘米的水漏斗。為了防止雨水濺出,保持容器口的面積和形狀,筒口采用直刃形硬銅制成。在下桶里放一個儲水瓶,收集雨水。
所以漏斗的作用是防止雨水飛濺,保持容器口的面積和形狀。
雨量是怎么測的?單位為什么是毫米呢?怎么測的???
首先你要知道降雨量是怎么用量杯測出來的。不管量杯的底面積是多少,它的值都是一定的,所以可以用長度單位來體現(xiàn)。如果用體積的話,會計算,不方便測量。測量降雨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計。它的外部是一個水密的鐵圓筒,里面裝有一個接水器、一個漏斗和一個儲水瓶,還配有一個與儲水瓶直徑成比例的量杯。下雨時,雨水通過漏斗流入儲水瓶。測雨時,取出儲水瓶,將水倒入量杯。從量杯中讀出的刻度數(shù)(毫米)就是降水量。冬天下雪的時候,要把漏斗和儲水瓶拿走,直接用承雪口和儲水筒盛降水。測量降水量時,把儲水筒拿出來,帶到室內(nèi)。待筒內(nèi)的雪融化后,倒入量杯中,然后讀取降水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