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編自導”微信電臺
據了解,三只松鼠一共開通了六個微信公眾號:松鼠小酷、松鼠小賤、松鼠小美、三只松鼠、松鼠主人服務中心等賬號,以及一個會員服務號“松鼠星球”。
這六個賬號中,“三只松鼠”算是母賬號,承擔著最大而全的功能,在母賬號之外,松鼠小美、松鼠小酷、松鼠小賤這三個子賬號分別都有獨立的風格和欄目,由固定的運營人員負責。
先看松鼠小美,這個公眾號的特色是電臺欄目“松鼠樹洞”。借樹洞概念鼓勵粉絲用語音傾訴自己的心事或秘密。另外,運營者小美每期會根據一個主題制作電臺節目:“你妹電臺”“一個人,也要好好喝杯茶啊魂淡!”“同桌的你”“你不慢下來,要怎么快樂”……可萌可賤,可憂傷可治愈。
自編自導的松鼠樹洞電臺是三只松鼠最受歡迎的欄目之一
三只松鼠微信運營負責人告訴億邦動力網,上述電臺節目都是自己人鼓搗的。“自己用錄音、自己剪輯、自己寫節目,沒有請過專業電臺DJ。”因此,節目基本上沒什么專業性,但還算用心,用戶反響也不錯。據他透露,樹洞電臺是三只松鼠用戶最喜歡的欄目之一,自制音頻節目月播放量能超過1萬。
目前,除了松鼠小美公眾號,松鼠樹洞同時也在三只松鼠母賬號發送,此外,每期的節目還在荔枝FM、啪啪等音頻App中上線,試圖覆蓋更多用戶。
用戶貢獻美圖和美文
除了松鼠樹洞,三只松鼠公眾號另一個受歡迎的欄目是“ins圖片精選”。這是一個鼓勵用戶上傳三只松鼠形象或體驗品的照片,三只松鼠再收集好這些圖片分享給微信用戶。如果圖片足夠養眼足夠呆萌,用戶是很愿意下載來作為壁紙的,這對三只松鼠的品牌傳播來說也有不小的功勞。
松鼠的呆萌很容易引發用戶主動拍照
美圖之外,三只松鼠的另一個子賬號“松鼠小酷”在做的一件事情是鼓勵用戶貢獻美文。這個還不是很成熟的賬號試圖做成一個電子微雜志《松鼠志》三只松鼠公眾號的微信營銷案例,每期推送有固定的欄目,例如“定格”是推薦影音書的欄目,“流光”則是由用戶投稿做成的聲音節目。
開宗、定格、流光是《松鼠志》的三個固定欄目
啃堅果的科學
盡管各有各的玩法,但三只松鼠負責人給出的微信賬號共同點是“要活潑、不呆板”。“不能自以為是的發些心靈雞湯給用戶就不管了,要有特色、同時保持品牌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微信號內容的發布時間、標題、內容、題圖都有訣竅,都得慎重。
而至于公眾號的銷售導向,三只松鼠相關負責人稱,銷售會有其它的方式來呈現,細節還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會“策劃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談KPI有點“土”
上述負責人告訴億邦動力網,在六個微信公眾號的背后,一共有三個員工在進行策劃和運營,從圖片、文案、活動策劃、品牌聯合到電臺欄目的所有制作流程,都是這三個人操刀。
這三個人的微信團隊被命名為“松鼠社會化商業實驗室(Sns Lab)”,隸屬于三只松鼠的BDC( and User 品牌傳播與用戶體驗中心 )。目前,團隊沒有任何KPI考核。
三只松鼠動漫公司制作的動漫短片也在微信上賣萌
“這個東西(指KPI)略土。”三只松鼠微信負責人直言。他告訴億邦動力網,很多微信內容上的東西沒有辦法真正衡量價值。據他介紹,團隊成員都會收到“主人”(顧客)寄來的禮物,吃的喝的,以及各地寄來的明信片。全部都是粉絲們寄過來的。“我們覺得這個就是價值,受眾們喜歡并認可你。”
與大多數喜歡直接往用戶頭上砸商品鏈接的品牌商不同,三只松鼠這種偏媒體化、去電商化的微信玩法實際上正在受到更多品牌商的關注。畢竟不是每個用戶都喜歡天天打開微信購物,花心思揣摩用戶心思、挑逗用戶感情、創造有營養的內容,或許才是更能圈穩用戶的一條社會化營銷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