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五種包七種狀態詳解?
一、五種包
Hello:維護鄰居、建立鄰居(發現鄰居,并確認鄰居是否還生存,生存超時周期40s)
DBD:數據庫描述信息(協商主從關系)
LSR:鏈路狀態請求包(請求LSU信息)
LSU:鏈路狀態更新包(向對方更新LSA)
LSACK:鏈路狀態確認包(確認已經收到對端的包(除了Hello以外))
二、七種狀態
down雙方接口down狀態
init初始化狀態即單向通信,A收到B的hello(或B收到A的hello);
two-way雙方互相通信狀態,彼此收到對方的hello,并且從hello包中讀取信息,建立鄰居關系;
exstart就是將要開始發送DBD,在發送之前確認誰先發,誰后發,他們自動協商,依靠routerid,越大越優先;
exchange上邊確認主從關系后,開始交換DBD即摘要,會有確認,
loading收到BDB后進行比較是否相同(比較依據查看序列號),然后進行LSR、LSU的請求和更新
full彼此的數據相同即LSA一樣,此狀態為鄰接關系
動態路由協議三個組件分別是?
RIP路由協議
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絡系統的Xerox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采用距離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并且保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最少站點數的路徑信息,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丟棄。同時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信息逐漸擴散到了全網。
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于配置。但是RIP只適用于小型的同構網絡,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廣播也是造成網絡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OSPF路由協議
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適應大規模異構網絡的互連,OSPF隨之產生。它是網間工程任務組織(IETF)的內部網關協議工作組為IP網絡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
OSPF是一種基于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發送鏈路狀態廣播信息。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接口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變量。利用O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信息,并根據一定的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于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發送有關路由更新信息。
與RIP不同,OSPF將一個自治域再劃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類型的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采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采用區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絡開銷,并增加了網絡的穩定性。當一個區內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時并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絡的管理、維護帶來方便。
BGP和BGP-4路由協議
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于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于純粹的鏈路狀態算法,也不是基于純粹的距離向量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換網絡可達信息。各個自治域可以運行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BGP更新信息包括網絡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信息。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絡須經過的自治域串,這些更新信息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